南方財經大灣區數據中心建設實踐
2021-11-17 06:23:50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前央行副行長朱民最近在一次演講中提到,我們正離開信息時代進入智能時代,而智能時代是以數據為基礎的機器認知與人的認知共存時代。數據的流通就是知識的流通。這對媒體行業的改革轉型具有重大啟示。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首次公布關于要素市場化配置的文件——《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五大生產要素的改革方向和相關體制機制的建設要求,數據被列入第五大生產要素。目前上海、廣東、山東、天津等13個省份出臺了數據相關條例,地方規章層面的立法多達30多個。促進數據的授權開發、安全保護、應用、交易是未來的大趨勢。
專業財經媒體與數據有著天然的聯系,全球來看,路透、彭博就是數據資訊服務商的典型代表,為用戶提供新聞+數據+智庫+交易的綜合服務產品,在全球金融市場獲得高度影響力。在互聯網的根本性沖擊下,中國的傳統媒體“二次銷售”商業模式面臨極大的挑戰——用戶和場景缺失、版權保護困難,亟需構建起新核心競爭能力,探索新的商業模式,而“新聞+智庫+數據”是新方向。
作為一家專業財經媒體集團,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擁有國內領先的專業財經媒體能力,同時構建了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南方財經合規科技研究院、21世紀資管研究院等專業智庫,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衍生到數據能力,構建為不同用戶群體提供綜合服務的產品。
自2020年底開始,南方財經大灣區數據中心正式啟動建設,到今年6月21日正式發布三大數據產品理財通、資訊通、城市通2.0版本,已邁出了構建新能力的重要一步。
對全網信息實行快速跟蹤,實現機器+人工的資訊生產能力,建立標簽系統,細化用戶畫像,逐步走向算法推薦。
對城市企業數據進行打通,實時生成當地營商環境各個維度的比較,決策者可以快速掌握各個開發區的競爭力情況。
對全國16萬份理財產品的信息,實現及時數據更新、排名、對比,加上研究員分析,形成《機警理財日報》,為資管機構、零售渠道和個人投資者提供決策依據。
……
數據化、數字化建設的本質,是利用技術、數據和算法能力,提高生產、分發效率,構建信息服務的準確性、適配性、及時性,從而為不同目標用戶群體提供解決方案,提升決策效率。
數據只有應用到場景才能誕生生命力,媒體的數字化改革更深的挑戰來自傳統理念的變革,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是數字化浪潮的核心價值觀。
數據與算法賦能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時代,大數據是核燃料,云計算是基礎,算法是靈魂。
南方財經大灣區數據中心建設的兩大任務,一是對內部進行數字化和數據化升級,包括用戶畫像、標簽系統、算法推薦等,二是推進財經領域的應用產品開發。具體而言,是以南方財經大廈為重要載體,建設“1+7+4+X”矩陣,現已經形成專業團隊,搭建數據采集、清洗、加工、算法等數據生產能力。
“1”即為一個數據中臺,人工智能技術基本上是大數據驅動的,大數據資源是一個重要的基礎。因此,在大灣區數據中心建設中,數據中臺是底座。2020年南財集團就開始啟動“南財云平臺”建設,目前“南財云平臺”已升級上線2.0版,同時搭建起“經濟政策數據庫”“瞪羚企業數據庫”“產業數據庫”“銀行理財產品數據庫”“媒體新聞資料庫”等主題數據庫。
傳統媒體技術研發能力較為薄弱,為此,數據平臺建設將采取內外部合作形式,引入先進的機器學習、知識圖譜、隱私計算、算法應用等能力,搭建數據采集加工治理綜合平臺,提升傳統媒體的技術實力。
到2023年,“南財云平臺”將建成服務政府數據資源共享和交換的“財經數據共享平臺”,結合人口基礎數據庫、企業數據庫、宏觀經濟數據庫、金融數據庫、自然資源與空間地理數據庫等,實施優化整合、關聯計算、研發,賦能“大灣區數據中心”。
“7”則為7個應用模型代表,應用層即7個大數據應用平臺,包括經濟運行分析平臺、財經產研服務平臺、全媒體管理平臺、智庫課題研究平臺、財經指數發布運營平臺、大數據共享交易平臺等,從七個平臺衍生更多業務共享應用,提供數據解決能力。這其中,應用模型是南財集團內部智庫研究的應用,例如營商環境評價模型就是21世紀經濟研究院綜合多個維度形成的受到廣泛認可的模型應用,充分發揮了媒體“智腦”能力。
在“1”和“7”基礎上,我們計劃針對政府部門、金融機構、重點企業等核心用戶群體,提供經濟運行分析、營商環境評測、產業招商服務、金融風險防范和應對、產融對接、產業鏈協同、智能供應鏈管理、數據交易等場景化的平臺級應用矩陣。應用層采用國際領先的模塊化開發方式,可結合用戶需求快速開發、高效組配、靈活拓展。
基于市場調研,我們形成了四大數據產品理財通、資訊通、城市通、基金通。
以用戶需求為核心構建產品
從基礎數據,到產品應用,需要始終圍繞用戶的需求來構建能力。
經過近一年的探索,南財集團于今年1月正式發布理財通、資訊通、城市通產品1.0版本(簡稱:三通),6月正式發布2.0版本,將在11月17日發布第四個數據產品基金通,2022年發布三通3.0版本。在探索過程中,始終堅持“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構建新聞+服務的能力”,數據、算法則是其中的血液和工具。三大產品在營商環境評價、財經資訊整合、金融產品監測等多個場景落地,取得了地方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認可,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礎。
城市通是南財集團服務政府機構的產品——成熟的城市經濟治理和產業招商平臺,已經和正在推進的幾大核心工具包括:營商環境監測平臺,以可視化形式對營商環境相關指標進行實時監控、預警預判、對標對比、研判分析,幫助政府部門實時掌握各項營商環境指標以及地方特色營商工作動態,加快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經濟運行監測預警系統,通過搭建多維度經濟分析框架,匯集反映經濟運行的高價值數據,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為支撐,輔助政府部門開展宏觀、中觀、微觀經濟等層面的智慧決策。
正在研發的為:“碳達峰”監測平臺,監測碳排放、能耗、電耗、空氣、水環境等情況,實時展現“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進展,為控制與統籌碳排放量提供決策依據。企業創新評測系統,依托全球領先的創新評判模型,結合國內創新生態,對標科創板、創業板和主板上市創新要求,對企業創新能力和綜合實力進行量化測評。
城市通營商環境數字化監測系統平臺V1.0于2021年5月20日開發完成并發表,獲國家版權局頒發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2021年9月,“營商環境數字化解決方案”從454家智庫中脫穎而出,獲評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2021年中國智庫綜合評價“內部治理創新”參考案例,也是入選案例中唯一一家媒體背景的解決方案。
城市通已經在長沙等多地政府開拓合作,賦能政府機構招商引資、經濟運行監測。
資訊通,是實時、精準、全面的財經基礎數據平臺。依托南財集團強大的新聞資源,南財快訊以圖文并茂的方式為投資者提供7×24小時全年不間斷實時財經資訊,覆蓋宏觀、股票、債券、理財等主要市場。南財快訊來源于全網資訊以及一線記者團隊,在保證覆蓋重點新聞的同時,為投資者提供獨家資訊。
非結構化數據的結構化處理是其中重要的突破,機器化生產、標簽識別、語義抽取、情感識別等技術應用到傳統媒體生產,改造現有的生產流程和內容形態,形成了南財快訊、脫水研報、硬核選基金、債市通等產品。服務客戶主要是金融機構、個人投資者以及媒體自身。
理財通,是打通機構、監管、媒體、投資者的金融資管平臺。2021年6月,南財理財通更新2.0版本,為用戶提供三大服務矩陣:數據服務、風控服務和研究資訊服務。理財通2.0實現銀行業理財數據全覆蓋,包括近400家銀行數據,國有行、股份行、理財子公司、外資行、城商行、農商行共超16萬份理財產品入庫,每一份產品擁有全生命周期近100個字段的數據。
為用戶提供產品一鍵查詢、收益跟蹤、收費分析和風險預警等。新增理財投研、政策分析、產品創新、產品收益等板塊,同時優化產品搜索、理財風云榜等功能,實現自動化檢索和評價,為每一份產品進行收益和預警分析并追蹤8大對標指數。建立了獨家理財產品評價體系,包括收益運作評價、產品設計評價、產品創新評價、凈值波動評價等十余測評矩陣。理財通在近期發布了資管理財固收+期權指數,為行業內提供標準。
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各家機構反饋了諸多痛點,其中有些機構反饋,信息龐雜,數據繁多,對新興的產業鏈需要及時研究,獲取信息,對個體進行分析,這就需要比較精準的媒體信息、數據、決策工具、咨詢等一攬子產品方案,這些痛點是一些共性的需求。
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加快落地,5G時代大幕已然拉開。同花順于2009年成立i問財并開始布局人工智能投資領域,于2015年成立人工智能資產管理公司,于2018年正式上線AI開放平臺,當前可提供40余項AI產品及服務。與此同時,東方財富積極抓住短視頻/直播/輕投教等新興方式,用App特有功能做內容營銷。
在下一步發展過程中,我們將進一步提升綜合服務能力,聯合高校、大數據公司、技術公司和研究機構,借助技術、算法、數據實現媒體與政府、企業的深度共贏,使媒體的內容優勢與互聯網發展邏輯產生化學裂變,建立權威、前瞻、專業、開放的生態平臺體系,構建從財經資訊、金融信息到咨詢、交易的產業服務鏈閉環,努力建成灣區一流、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財經全媒體集團和財經數據綜合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