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反轉!汽車零部件板塊大爆發,細分賽道有哪些(名單)
2021-11-15 18:24:16來源:證券之星
今日,近期漲勢良好的新能源板塊突然熄火。不過,汽車零部件板塊卻再度爆發。其中,滬光股份一度七連板、長城科技、天汽模、博俊科技等多股漲停。
新能源車行業景氣度不改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需求火熱,疊加政策的多次加持,新能源板塊深受市場青睞,成為當下投資主賽道之一。據中汽協披露,國內新能源汽車1-9月的銷量為215.7萬輛,增長185.3%,其中9月的銷量為35.7萬輛,同比上漲148.4%。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車重構估值。但是從當前市場現狀來看,行業內的整車板塊、電池?板塊?均?都已經?被市場挖掘充分。其實大量零部件企業的單車價值和配套關系也隨之在重構,但此前并沒有充分體現估值。
資料顯示,從今年年初到9月30日,新能源行業的整車這個板塊,整體的平均漲幅逾30%,而零部件板塊平均的漲幅只有10%。此番新能源行業的熱點向零部件制造概念轉變實屬正常的市場輪動。
從估值方面來看,申港證券認為,汽車零部件板塊估值處于合理位置,汽車零部件板塊目前(截止10月24日研報發文)PE-TTM估值24.75X,處于5年內60.55%分位,位于相對合理區間。
此外,近期“特斯拉勁敵”Rivian上市連續大漲,市值超千億美元。以特斯拉為代表的國內外造車新勢力產銷量的快速增長,帶動了一批國內優質汽車零配件供應商的發展。
缺芯問題緩解+汽車主動補庫存
今年以來,“缺芯”成為行業共識,也是最為困擾汽車行業的問題。早在今年年初,多家車企就因缺芯問題而宣布停產。而在八九月份,又由于新冠病例上升導致馬來西亞和越南的芯片工廠停工,加劇了全球芯片短缺的局面。
根據AFS數據,截至10月10日,全球汽車市場因“缺芯”累計減產量已達934.5萬輛。僅在9月和10月,豐田就被迫削減了70多萬輛汽車產量。
不過,進入四季度后,汽車缺芯問題有望緩解。10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此次汽車芯片短缺預計四季度將比三季度有所緩解。歐美大廠也紛紛表示,供應正在改善,缺芯問題得到很大程度緩解。
隨著芯片產能提升,全球多家車企開始恢復正常生產,全球最大汽車廠商準備12月提升5%產能,并準備在明年一季度前追平原定900萬輛的年度產能。
與此同時,汽車行業的庫存達到新低。據汽車流通協會,三季度汽車庫存系數持續走低。9月份國內汽車庫存系數為1.24,同比環比雙降,達到年內新低,因此補庫存的需求強烈。
隨著芯片短缺問題的改善,銷售端的增長將拉動整車的銷售,而車企如果開啟補庫存周期,整車企業對于零部件的需求量有望回升,將會帶動行業短期景氣度到回升。
原材料的高成本也得到了緩解
除了缺芯問題得到緩解以外,其上游的原材料的高成本問題也得到了緩解,其上游原材料包括鋼鐵、有色金屬、電子元器件、塑料、橡膠、木材、玻璃、陶瓷、皮革等。
眾所周知,自疫情以來,其上游的原材料的產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國內的鋼鐵企業還受到了政策影響,產能持續受限。在供需矛盾下,這些原材料的價格不斷攀升,導致汽車零部件廠商的生產經營成本大幅提高,利潤空間持續承壓,甚至不少企業是在虧本做。
而近期,在政策大幅度調控下,大宗商品的價格也逐步回落。汽車行業主要原材料鋼板、聚丙烯價格繼續下降,而這一現象將會傳導至其下游之一汽車零部件行業,大幅緩解原材料上漲而引起的經營困難的緊張情況,同時也是改善毛利率的重要轉折點之一。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缺芯和成本上漲等壓力下,行業內頭部公司三季報仍然亮眼。
數據顯示,汽車零部件板塊個股的業績大部分在今年前三季度取得了增長。資料顯示,零部件板塊第三季度營收為2158億,同、環比分別減少8.0%、12.3%;扣非歸母凈利為80億,同、環比分別為減少31.0%、32.0%。
在上游原材料、運費價格上漲及下游缺芯的情況下,行業內的扣非歸母凈利潤和毛利率環比均有所提升,表明公司運營管理能力不斷提升。
此前受制于芯片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制約,板塊存在滯漲,汽車零部件板塊目前位置相對來說不是很高;隨芯片供應逐步恢復、原材料價格企穩,有望進入盈利與估值恢復階段。
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可以關注哪些賽道?
天風證券表示,預計2021年、2022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分別為16%、23%,對應銷量分別為320萬臺、500萬臺。
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可關注:
1.電池領域:寧德時代(電新組覆蓋)、富臨精工等;
2.電機電控領域:欣銳科技、英搏爾、精進電動、匯川技術(電新組覆蓋);
3.智能座艙領域:華陽集團、德賽西威、均勝電子;
4.智能駕駛領域:伯特利、聯創電子(電子組覆蓋)、經緯恒潤(科創板待上市);
5.汽車電子領域:星宇股份、中鼎股份、保隆科技、天潤工業、科博達、寧波高發;
6.汽車輕量化:旭升股份、愛科迪、金固股份;
7.汽車熱管理:銀輪股份、拓普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