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81家公司價值排序,機構提前布局這36家(附股)
2021-11-13 15:23:57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
紅周刊 記者 | 劉增祿
新市場新契機。伴隨北交所開市預期的即將落地,在11月以來的9個交易日中,精選層公司的成交總金額已超過了10月整月的成交額。在精選層掛牌的71只個股中,69只跑贏了同期三板成指1.57%的階段漲幅。
在這些公司普漲的背后,其質地也表現不錯。據記者統計,目前全部精選層公司今年前三個季度在營收增速和凈利潤增速方面,均相較主板和創業板公司更勝一籌,且盈利能力、營運能力也明顯更為優異。同時,結合三季報公布的機構持倉可以看到,有36家公司已經進入了投資機構的重倉名單。
有投資人向《紅周刊》記者表示,未來“專精特新”公司的業績將不斷兌現預期、拉高預期,而隨著市場資金認可度的不斷提高,機構資金的關注度也會不斷上升并推動板塊估值走高。
北交所開市前 精選層公司普漲
隨著北交所開市日益臨近,精選層公司的市場表現可謂異?;钴S。整體來看,11月以來(截至11日,下同),精選層公司合計成交股數為6.05億股,成交總金額98.86億元,已經超過了10月整月的3.85億股和78.98億元的成交規模。
此前,精選層公司屬于場外市場,許多機構投資者受制于投資資格無法進入,導致市場流動性不高、企業估值出現一定折價。而北交所的設立意味著新三板與主板將進一步聯通,浙商證券分析師王楊認為,北交所開市后,精選層的公司估值將得到明顯的向上修復。
個股層面,在71只精選層掛牌公司中,69只跑贏了同期三板成指1.57%的階段漲幅,“跑贏率”達97%。在“跑輸”的兩只個股中,觀典防務還是因為申請轉板至科創板而停牌。在這71只股票中,剔除剛剛掛牌個股,走勢最為凌厲的是蓋世食品,僅9個交易日即斬獲了110.61%的漲幅;同輝信息、廣咨國際、美之高、殷圖網聯4家公司收出了超過50%的漲幅。
自北交所9月官宣設立以來,精選層過會16家企業,5家已經完成了掛牌,從上市首日表現來看,廣脈科技漲幅最高,首日漲幅達87.76%;漲幅最弱的廣咨國際也上漲了4.21%。
這些“次新股”的整體表現與滬深兩市的新股表現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在10月22日中自科技創造了今年滬深兩市上市新股首日破發以來,已有9只新股相繼出現首日破發現象,首日破發最嚴重的是成大生物,80元/股的收盤價較110元的首發價格折價了27.27%。
當北交所開市,會否受到滬深兩市當前新股破發較多情況的影響?對此,深圳翼虎投資董事長余定恒在接受《紅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大概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他認為,市場對北交所的期望相對更高,給出的估值溢價也會更高。格雷資產董事長張可興也向《紅周刊》記者表示,即便有影響也不會太大,北交所定位是中國的“納斯達克”,它的開市具有劃時代意義。
精選層三季報整體業績表現優異
相較滬深交易所上市公司,精選層公司規模普遍較小,但公司成長性很高。記者根據三季報業績統計,精選層公司在今年前三個季度的整體業績表現十分優異。
目前,71家掛牌公司中除了廣脈科技均完成了三季報數據的披露。這些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合計415.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5.07%;實現歸母凈利潤合計45.6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2.5%,整體增速僅弱于科創板,明顯優于主板和創業板。如果統計精選層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則今年前三個季度9.33%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無論相較主板、創業板還是科創板均更勝一籌。與此同時,在營運能力層面,精選層公司三季報整體3.09次的存貨周轉率與0.53次的總資產周轉率也同樣拔得大類板塊的頭籌,顯然精選層公司今年以來的整體銷售能力也相對更強。
與業績相比,精選層公司的整體估值具有“洼地”效應,目前42.88倍的平均市盈率僅高于主板公司。
具體到個股層面,精選層有29家公司三季報營業總收入同比增幅超過30%,20家公司凈利潤為正且同比增幅超過30%,同時滿足營收和凈利潤30%以上增長的公司有12家。其中,貝特瑞無論營收還是凈利潤都實現了三位數的增長。
據了解,貝特瑞以天然石墨起家并布局了人造石墨領域,其負極材料出貨量位列國內第一。國泰君安分析師龐鈞文認為,鑒于公司整體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以及產品在三星、LG化學、寧德、SKI、松下等知名公司中的廣泛影響,公司的成長性值得期待,并預計公司到2023年歸母凈利潤將從今年的14.61億元達到27.50億元。
機構提前布局36家精選層公司
在機構層面,一些投資機構已經布局精選層公司。據記者統計,在70家已披露三季報的精選層公司中,36家公司的三季度末的大股東名單中出現了公私募基金和券商的身影;8家公司最新機構持股數較二季度末進一步增加,包括連城數控、安徽鳳凰、長虹能源、秉揚科技、龍竹科技、同享科技、佳先股份、梓潼宮;6家公司三季度首次成為了機構的重倉標的,包括大唐藥業、吉林碳谷、五新隧裝、美之高、星辰科技、齊魯華信。
如果從參與機構的數量統計,信息技術公司長虹能源得到了關注度最高,三季度末共有6只機構產品對其進行了重倉,且其中匯添富創新增長一年定期開放混合基金、首創證券、紅塔證券、江海證券、招商成長精選一年定期開放混合基金均對其進行了加倉或新建倉,最終合計相較二季度末增持了112.12萬股。如果從增持股數統計,則新能源設備與服務公司連城數控得到了增持股數最高,雖然只有中金公司、招商成長精選一年定期開放混合基金、南方消費升級混合基金3只機構對其重倉,合計持股卻高達829.32萬股,相較二季度末增加了665.46萬股。
身處當前資本市場關注度極高的新能源領域,成立于2007年的連城數控去年7月成為了首批新三板精選層企業。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光伏及半導體行業晶體硅生長和加工設備廠商,主要產品包括單晶爐、線切設備、磨床和氬氣回首裝置等,今年前三個季度,公司完成了1.77億元的凈利潤。隨著全球碳減排大幕拉開,電力行業首當其沖,光伏發電因具備清潔性和經濟性,是電力替代大潮中的首推能源。根據CPIA預測,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將達到270~330GW。為了應對快速增長的裝機需求,疊加硅片技術擴散涌現出的新進入者,單晶硅片擴產提速,華鑫證券分析師劉華峰分析預測,公司2021~2023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分別為4.16億元、5.83億元、7.55億元。
龍贏富澤資產總經理童第軼向《紅周刊》記者表示,“專精特新”是市場中長期的重要方向,未來“專精特新”公司的業績將不斷兌現預期、拉高預期,而隨著市場資金認可度的不斷提高,機構資金的關注度也會不斷上升,由此推動這些公司股價不斷走強。
(本文已刊發于11月13日《紅周刊》,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