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只新納入!MSCI公布大消息,本次調整有何變化?
2021-11-12 12:26:00來源:證券之星
11月12日,國際指數編制公司MSCI宣布了半年度指數評審結果。本次調整中,MSCI全球市場指數新增111只成份股,剔除105只。
按公司總市值衡量,MSCI新興市場指數增加的三大市值最大公司為合盛硅業,中國中車,以及《絕地求生》出品方、韓國游戲公司魁匠團。
具體到A股標的的調整,MSCI中國A股指數本次新增50只A股標的,剔除29只標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指數調整將于月底11月30日收盤生效。
新增50只A股標的
整體上來看,此次半年度評審是MSCI調整幅度較大的評審。
具體到個股來看,MSCI中國A股指數本次新增50只A股標的包括合盛硅業、川能動力、富臨精工、君實生物、傳音控股、振華科技、永太科技、迎駕貢酒等多只個股。
從調入股票市值來看,這50只個股的市值大部分為200億—600億元之間,僅有合盛硅業、傳音控股兩家市值遠超1000億元市值。其中,新納入的市值前三大個股分別是合盛硅業、傳音控股、振華科技,此外錦浪科技、永太科技、法拉電子、天華超凈等個股的市值也均排名靠前。
從調入股票所屬行業上來看,新能源、科技類、通訊類股票被調入居多。新能源行業包括合盛硅業、盛新鋰能、富臨精工等多只個股,還有通訊行業的傳音控股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僅有5只科創板股票納入了MSCI中國A股指數,分別為道通科技、君實生物、西部超導、三友醫療、傳音控股等。
今年5月份,MSCI發布季度指數調整,科創板個股首次被納入MSCI全球標準指數和MSCI中國A股指數,因此境外資金對科創板的布局也愈發方便,利于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也利于市場風格向科技風格的進一步切換。
剔除了29只中國A股股票
此次,MSCI 中國指數剔除了29只中國A股股票,包括金融街、陽光城、華夏幸福、中天金融、邁克生物、天茂集團等個股。
從被剔除的個股來看,其中地產股被剔除最多,包括華夏幸福等個股;還有消費股包括南極電商、九陽股份、千禾味業、燕京啤酒;教育股包括中公教育;除此之外,還有多只醫藥、銀行的個股被剔除。
除MSCI中國A股指數外,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及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的成分股名單也有所調整。不過,跟蹤上述兩只指數的海外資金相對較少,調整或不會帶來顯著的資金進出。
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增加成份股53只;剔除30只標的,其中新增前三大標的包括合盛硅業(A)、舍得酒業(A)和藏格控股(A)。MSCI中國A股在岸小盤指數中新增187只個股,剔除156只個股。
此外,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中,新增68只個股;剔除52只股票。以總市值計,合盛硅業(A)、中國中車(H)、中煤能源(H)為最大的三只新增個股;MSCI中國全股票小盤指數中新增231只個股,剔除235只個股。
北向資金將加碼布局
眾所周知,MSCI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最多采用的基準指數,其看重穩健長遠的投資機會。按照歷史經驗,MSCI等指數公司的集中調整往往會引發被動資金的異動,且多數發生在生效日。
此前,8月20日,MSCI宣布推出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10月18日,香港交易所推出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期貨,是港交所上市的首只A股期貨品種,吸引眾多國際投資者關注。
10月18日,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華夏基金和南方基金四家公募基金正式獲批發行首批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ETF產品。僅上市首日累計成交額就突破百億元。至今,4只基金依舊保持著高活躍度。
而近期北向資金也出現了較大波動。11月10日,北向資金凈賣出118.10億元,單日凈賣出額創7月26日以來新高,為年內第五次單日凈賣出額超百億。而從北向資金近期的持股來看,北向資金目標清晰,加大在新能源產業的布局。
對于后市,中信證券預計北向資金2021年將有望凈流入A股3500億元。尤其是在四季度的后兩個月,配置型外資將延續可觀的凈流入規模,單季流入規模有望達到500億元至6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