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詐騙高發 “雙11”警方提醒:當心不法分子假冒電商客服
2021-11-15 16:48:13來源:新民晚報
用短視頻引流網購詐騙高發
“雙11”警方提醒:當心不法分子假冒電商客服
網購詐騙已經成為一種較為常見的詐騙方式。“雙11”前,上海警方破獲了一個利用短視頻平臺發布虛假購物廣告引流,繼而通過網絡社交平臺實施詐騙的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54名,涉及全國各地受害人近千名,涉案金額1000余萬元。
今年7月,市民張女士通過手機刷短視頻時,被推送一則“黑發保健品”的廣告。視頻稱,可以花極少的錢讓白發轉黑,并且60歲前不會再返白。
尚未滿40歲的張女士已有不少白發,廣告承諾讓她怦然心動,于是添加了視頻中的微信號。一個微信頭像“穿著白大褂的女青年”與她聯系。女青年自稱“王老師”,像醫生一樣詢問了張女士的身體狀況,并要求傳送頭發照片進行鑒定。
很快,“王老師”將一份診療結論發給了張女士。“毛囊不暢”“肝腎不好”“需要調理”,看到這些貌似“專業”的診斷結論,張女士半信半疑,要求查看對方的專業資質證明。“王老師”發來了所謂“博士園毛發健康中心”的照片和定位地址,并聲稱張女士可以上門驗證。
雖然提供的地址位于廣東無法驗證,但張女士已經被對方所謂“秘方”神奇療效誘惑,抱著試試看的心情花了1580元網購了一個療程,并收到了對方寄來的育發中藥膏、流傳金方茶、理療足貼等產品。
使用這些產品一段時間后,張女士發現自己的白發并沒有轉黑。當她提出質疑時,對方以她“體質不好”,需要量身打造“發質轉黑”的調理計劃為由,又陸續向張女士推銷了所謂的“洗頭茶”“本草烏密”等產品,并分兩次收取了共計12000多元的費用。張女士使用這些產品后,非但頭發沒有轉黑,還出現了頭皮紅腫、臉部浮腫等癥狀。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張女士向楊浦警方報案。
在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的指導下,楊浦警方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掌握大量犯罪證據后,今年9月27日,專案組分赴廣東、湖南、湖北等地同步開展集中收網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54名,繳獲大量詐騙用話術本以及作案手機、電腦等涉案物品。
經查,這個犯罪團伙采取公司化架構運作,分工細致。在廣東、湖南、湖北等地招募人員后,分為多個下線小組,每個小組一般由負責人、財務和若干“客服人員”組成,人數在10人左右。犯罪團伙先通過短視頻平臺發布廣告引流,吸引被害人添加視頻中公布的網絡社交平臺賬號,然后通過話術一步步騙取被害人信任,引誘其一而再、再而三地高價網購所謂的養生護發產品。
為順利實施詐騙和獲取被害人信任,團伙還專門在內部開展話術培訓,并虛構了所謂“毛發健康中心”、偽造了相關體檢及鑒定報告。經查實,所售產品均為質量低劣的“三無”產品,成本價大多為數十元,賣出則成百上千元。
犯罪團伙詐騙范圍涉及全國各地,受騙群眾近千人,詐騙金額1000余萬元。目前,警方已依法逮捕49名犯罪嫌疑人、對5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據市公安局刑偵總隊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全市網購類詐騙案占全市電詐類案件近四分之一,其中虛假購物詐騙占比超八成,冒充購物客服退款詐騙、游戲賬號裝備交易詐騙、游戲幣(點卡)交易詐騙也存在一定占比。
被騙人群逐漸低齡化這一趨勢,在網購類詐騙中尤為凸顯,90后、00后成為主要受騙群體,占比超過七成,平均年齡26.5歲。男性受騙者比例遠高于女性,占比超過六成。
隨著一年一度“雙11”的到來,大量不法分子假冒電商客服,以“解決售后”“購物退款”等理由行騙。上海警方提醒消費者:
1.購物和售后環節都應通過正規平臺操作,不輕信所謂的客服來電,不隨意點擊不明的短信鏈接。
2.不要隨意在網上填寫個人資料,尤其是銀行卡號、銀行卡密碼等重要信息。
3.善用國家反詐中心App,對提醒涉詐的軟件應及時卸載,如遇可疑情形或被騙,請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首席記者 潘高峰)